网上招聘刷点赞在抖音快手平台是正规工作吗?

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网上招聘刷点赞”正以“轻松兼职日结”的标签吸引大量求职者,这类宣称“只需动动手指点赞就能赚钱”的工作,看似门槛低、回报快,实则暗藏多重法律与道德风险。本质上,它并非正规工作,而是披着招聘外衣的灰色产业链,既不符合劳动法对“工作”的定义,也违背了平台规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健康就业的要求。

网上招聘刷点赞在抖音快手平台是正规工作吗?

网上招聘刷点赞在抖音快手平台是正规工作吗

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网上招聘刷点赞”正以“轻松兼职日结”的标签吸引大量求职者,这类宣称“只需动动手指点赞就能赚钱”的工作,看似门槛低、回报快,实则暗藏多重法律与道德风险。本质上,它并非正规工作,而是披着招聘外衣的灰色产业链,既不符合劳动法对“工作”的定义,也违背了平台规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健康就业的要求。

这类“网上招聘刷点赞”的操作通常分为三步:第一步,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账号运营者(多为个人或小型团队)以“某科技公司急聘兼职数据员”“短视频运营助理”等名义,在抖音、快手的评论区、私信或第三方招聘群发布招聘广告,重点突出“无需经验、日结薪资、时间自由”。第二步,诱导参与刷量任务。求职者联系后,对方会要求先完成“试用任务”——即为其指定视频点赞、关注、评论,并承诺“完成3单即可结算佣金”。第三步,以“任务未达标”“系统延迟”等理由拒绝付款。当求职者完成多单任务后,对方往往消失或拉黑,导致人财两空。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操作已形成产业链:上游有提供刷量服务的平台,中游有批量发布招聘信息的账号,下游则瞄准急于找兼职的学生、待业人群。

从法律层面看,“网上招聘刷点赞”不符合“正规工作”的核心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关系需具备人格从属性(劳动者服从用人单位管理)、经济从属性(劳动者收入主要来源于用人单位)、组织从属性(劳动者纳入用人单位生产组织体系)。而刷点赞工作显然不具备这些特征:参与者无需遵守固定工作时间,不受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约束,报酬按单结算而非固定薪资,更不存在劳动保护、社保等权益。此外,《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押金、保证金,但刷点赞任务常要求参与者先垫付“会员费”“任务保证金”,已涉嫌违法。更关键的是,这类行为违反了《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中“禁止刷量、刷赞、刷评论”的规定,抖音、快手等平台对虚假招聘和刷量行为有明确处罚机制,包括封禁账号、限制功能,情节严重者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

求职者参与“网上招聘刷点赞”,面临三重风险。首先是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为完成任务,参与者往往需要提供手机号、社交账号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被用于诈骗、贩卖黑产,导致后续被骚扰甚至电信诈骗。其次是经济损失风险。除垫付费用无法追回外,部分骗局还会诱导参与者下载“刷量APP”,这些APP可能携带木马病毒,导致手机中毒、银行账户被盗。最后是法律风险。如果刷量任务涉及恶意竞争、诋毁他人名誉(如批量给竞争对手视频刷差评),参与者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组织者与参与者均需承担相应责任。现实中已有案例:2023年,某地警方破获一起“刷点赞诈骗案”,犯罪团伙通过抖音发布虚假招聘,诱骗1.2万人参与刷量,涉案金额达300万元,参与者不仅没拿到佣金,还因涉嫌非法经营被警方约谈。

与“网上招聘刷点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正规网络招聘。正规招聘的核心特征是“真实岗位、合法用工、权益保障”。例如,企业在抖音、快手发布的招聘信息需通过平台认证,岗位描述明确薪资结构(底薪+绩效)、工作内容、任职要求,并通过线上面试、签订劳动合同等流程建立劳动关系。正规平台如BOSS直聘、智联招聘等,均设有企业资质审核机制,禁止虚假招聘,且求职者可通过平台投诉渠道维权。相比之下,刷点赞招聘的本质是“流量造假”而非“人才招聘”,它扰乱了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秩序,让真正需要找工作的群体陷入骗局,也让企业正常的招聘需求被稀释。

面对“网上招聘刷点赞”的诱惑,求职者需保持清醒:正规工作的核心价值在于创造社会价值并获得合理回报,而非通过“刷量”等灰色手段赚取快钱。 识别这类骗局并不难——凡是要求先交钱、无明确岗位职责、报酬与劳动量严重不符的“兼职”,都需高度警惕。同时,平台应加强审核力度,通过AI识别虚假招聘信息,建立“黑名单”机制;监管部门需加大对刷量产业链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切断非法利益链。唯有求职者、平台、监管部门三方合力,才能让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回归内容创作的本质,让“网上招聘”真正成为连接人才与企业的桥梁,而非骗局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