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兼职调解员业务培训咋加强,激励机制是啥,有啥先进事迹?

专兼职调解员业务培训咋加强,激励机制是啥,有啥先进事迹?
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其和谐稳定直接关系到国泰民安。人民调解,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其效能的发挥,关键在人——在于千千万万奋战在一线的专兼职调解员。如何系统性加强专兼职调解员业务培训,构建科学有效的人民调解员激励机制,并深度挖掘优秀调解员先进事迹以发挥榜样力量,是当前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必须破解的核心命题。这不仅是业务问题,更是关乎社会稳定与民心向背的时代课题。

一、精准赋能:构建多层次、实战化的业务培训体系

传统的调解员培训往往存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理论与实际脱节等问题,难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要加强专兼职调解员业务培训,必须告别“大水漫灌”式的粗放模式,转向“精准滴灌”的精细化培养。首先,培训内容的设计必须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应定期开展矛盾纠纷类型调研,针对高发、新型的纠纷,如物业纠纷、网络消费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等,开发模块化、专题化的课程。课程不仅要涵盖《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最新解读,更要融入心理学沟通技巧、情绪管理方法、社会学观察视角等跨学科知识,让调解员不仅是“法律明白人”,更是“群众贴心人”。其次,培训方式要突出实战导向。案例教学、模拟调解、角色扮演应成为主流,让调解员在“演”中学、在“战”中练。可以邀请资深法官、金牌调解员、法学专家组成“讲师团”,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分享复盘真实案例,传授独门心得。再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学习平台,提供微课程、直播讲座等,实现培训资源的普惠化与便捷化,让身处偏远地区的兼职调解员也能随时“充电”,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最终构建起一个覆盖全员、贯穿始终、与时俱进的提升基层调解员专业能力路径

二、双轮驱动:创新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调解工作繁重琐碎,许多专兼职调解员凭着奉献精神坚守一线,但缺乏长效、稳定的激励机制,难以维持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因此,人民调解员激励机制创新迫在眉睫,必须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双轮驱动”。在物质层面,要推动建立“以案定补、以奖代补”的经费保障机制,根据调解案件的复杂程度、成功率、社会效果等因素,给予合理的补贴和奖励。对于表现突出的专职调解员,应探索纳入社区工作者或政府购买服务的序列,享受相应的薪酬待遇和社会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于兼职调解员,除了办案补贴外,还可以通过设立“调解时间银行”、给予评优评先资格、提供职业技能鉴定等方式,肯定其劳动价值。在精神层面,要着力提升调解员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可以定期组织“金牌调解员”、“最美调解员”等评选活动,举办隆重的表彰典礼,通过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其事迹。更重要的是,要为调解员搭建职业发展的阶梯,优秀的调解员可以受邀成为人民陪审员、法治宣讲员,甚至参与地方性政策的制定咨询,让他们在专业领域内拥有话语权和成就感,实现从“要我调”到“我要调”的深刻转变。

三、榜样引领:讲好有温度、有力量的先进事迹

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深入挖掘并广泛宣传优秀调解员先进事迹,是激发队伍内生动力、增进社会理解支持的绝佳途径。这种宣传不应是冰冷的报告,而应是充满情感温度的故事讲述。要善于发现调解员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的不凡贡献,他们可能是“小巷总理”,用脚步丈量民情;可能是“老娘舅”,用乡情化解心结;也可能是“法律专家”,用专业定分止争。宣传时,要聚焦他们“情、理、法”相结合的调解智慧,展现他们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的工作作风,刻画他们为当事人排忧解难后收获的真挚笑容。宣传渠道上,要打破传统媒体的局限,积极拥抱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直播等新媒体形态,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微电影、动漫、Vlog,让调解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例如,可以打造“老王调解室”IP,通过系列短视频记录其调解日常,展现调解工作的真实与不易。当这些有血有肉、可敬可学的榜样形象深入人心时,不仅能激励更多调解员见贤思齐,更能吸引更多有情怀、有能力的社会人士加入调解队伍,为多元化解纷机制下调解员队伍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四、系统融合:打造人才辈出的调解工作新生态

培训、激励、宣传三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多元化解纷机制下调解员队伍建设的系统工程。高质量的培训是基础,它提升了调解员的能力,为他们创造佳绩、获得激励、成为榜样提供了可能。科学的激励机制是保障,它认可了调解员的付出,激发了他们持续学习、提升自我的内在动力,也为先进事迹的涌现提供了土壤。而有力的宣传则是催化剂,它放大了榜样的示范效应,营造了尊重调解、崇尚和谐的社会氛围,反过来又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培训,投身调解事业。这三者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中,每一位调解员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成长的机会,实现个人的价值。最终,这支队伍将不再是松散的“游击队”,而是训练有素、保障有力、充满活力的“正规军”,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专业力量,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贡献坚实的力量。

调解员的成长之路,亦是基层治理的精细化之路。每一次成功的培训,每一次暖心的激励,每一个动人的事迹,都在为这条道路铺设坚实的基石。当每一位调解员都能成为专业精、情怀深、有担当的“解铃人”,当这支队伍真正成为法治社会中一道温暖而坚韧的屏障,那么,万家灯火的和谐图景,便有了最可靠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