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纪检员作用咋发挥,日常工作职责该咋干?
兼职纪检员,顾名思义,“兼职”是其身份的显著特征,而“纪检”则是其核心职责。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其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面临角色定位模糊、精力分散、权责边界不清等现实困境。许多人将其视为一个“虚职”,认为不过是挂个名、开开会,难以产生实际效果。然而,这种看法恰恰忽视了兼职纪检员在基层治理体系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其作用的有效发挥,不在于投入时间的绝对量,而在于工作方式的精准度与融入业务的深度。要让这支队伍从“有名”走向“有实”,关键在于打破“兼职”的思维束缚,将其从常规业务流程的“旁观者”转变为嵌入管理全链条的“预警器”与“净化器”。
精准履职,始于对日常工作职责的清晰界定与深刻理解。 一份详尽且可操作的日常工作职责清单,是兼职纪检员开展工作的“路线图”和“任务书”。这份清单不应是空洞的条文,而应与具体部门的业务流程紧密结合。首先,是嵌入式监督。这意味着兼职纪检员要主动参与到本部门的关键业务环节中,如参与重大项目的决策讨论、列席重要的采购或招标会议、跟进重要合同的执行情况等。目的不是干预业务,而是以“第三只眼”的视角,观察程序是否合规、决策是否民主、操作是否存在廉洁风险点。其次,是常态化提醒。即常说的“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这要求兼职纪检员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从同事的一句牢骚、一次异常的报销、一个不合规的操作苗头中,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提醒的方式要讲究艺术,可以是私下里善意的交谈,也可以是会议上就某个普遍现象进行原则性重申,关键在于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微杜渐。再次,是信息员与反馈员。兼职纪检员身处一线,是感知基层政治生态和干部职工思想动态最直接的“神经末梢”。他们有责任收集整理关于作风建设、制度执行、廉政风险等方面的信息,并定期、客观地向上一级纪检组织反馈。这种反馈必须基于事实,而非道听途说,要言之有物,有具体事例和初步分析,为上级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最后,是廉政文化的宣传员。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带头遵守纪律规定,向身边同事宣传解读最新的党纪法规和政策要求,营造一种崇廉尚洁的部门氛围,这是比直接监督更具深远意义的“软性”职责。
发挥监督作用的关键,在于巧妙把握“兼职”的定位,实现监督与业务的“同频共振”。 兼职纪检员最大的优势在于“身在其中”,最大的挑战也在于“身在其中”。如果完全沉浸在业务中,就会丧失监督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如果过分强调监督,又容易与同事产生隔阂,被孤立于团队之外。因此,掌握“参与不干预,监督不包办”的原则至关重要。 在参与业务讨论时,重点应关注决策程序的合法合规性,而非对业务方案本身指手画脚。在发现问题时,首先是向当事人或直接负责人进行沟通提醒,而不是越级上报或公开指责,给对方一个自我纠正的机会。这种“柔性”监督方式,更容易被接受,也更能体现组织关怀的温度。同时,要学会运用“制度之力”而非“个人之威”。兼职纪检员的权威并非来自职务本身,而是来自对党纪党规和单位制度的掌握与运用。当发现问题时,最好的方式是引用具体的规定条款,对照分析其行为的偏差所在,让对方心服口服。这种以理服人、以规办事的方式,既能有效解决问题,又能树立自身公正、专业的形象。此外,建立“监督日志”与“风险清单”是提升工作质效的实用工具。 定期记录自己的监督观察、提醒谈话、信息反馈等情况,并动态更新本部门潜在的廉政风险点,有助于使监督工作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预判”,从“零散出击”转向“系统防控”。
对于身处基层的兼职纪检员而言,务实的工作方法是连接职责与成效的桥梁。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矛盾更为直接,人情更为复杂,这就要求工作方法必须更接地气、更具操作性。一是“望闻问切”四诊法。“望”,即观察同事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办公环境等细节;“闻”,即倾听群众的议论、同事的牢骚、服务对象的评价;“问”,即在合适的时机主动询问工作的进展、遇到的困难、对某些规定的看法;“切”,即综合分析判断,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二是“抓大不放小”策略。所谓“抓大”,就是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领域,如部门的“一把手”、权力集中的岗位、大额资金的使用等。所谓“不放小”,就是关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如一次迟到早退、一份不严谨的报表、一顿不合时宜的宴请,因为这些小事往往是作风问题的温床。三是“借势而为”的智慧。充分利用单位开展的主题教育、廉政谈话、内部审计等专项活动,顺势推进监督工作。例如,在内部审计期间,可以重点配合审计人员关注与廉政相关的账目问题;在廉政教育月,可以组织部门同事学习典型案例,开展专题讨论,将监督工作巧妙地融入到单位的整体工作部署中,减少阻力,提高效率。
履职能力的持续提升,是兼职纪检员实现价值、赢得尊重的根本路径。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兼职纪检员不能仅凭一腔热情工作,必须走上一条专业化的成长之路。首先,要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这包括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熟悉掌握本单位、本行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还要了解财务、审计、法律等相关领域的常识。可以通过参加上级组织的专题培训、订阅专业期刊、利用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不断为自己“充电”。其次,要锻炼敏锐的洞察力与精准的判断力。 这需要在实践中反复磨炼。多看、多听、多思、多记,对每一个异常情况保持好奇心,探究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可以定期与经验丰富的专职纪检干部交流,学习他们分析问题、处理矛盾的思路与方法。最后,要锤炼强大的心理素质与沟通能力。 纪检工作注定要面对压力和非议,必须具备“得罪人”的勇气和担当,同时也要有化解矛盾、团结同志的艺术。要做到原则问题寸步不让,工作方式灵活变通;对事不对人,批评有理有据,帮助有始有终。一个成熟的兼职纪检员,既是纪律的坚定守护者,也是同事信任的贴心人。
兼职纪检员的工作,看似平凡,却直接关系到党的纪律能否在“最后一公里”得到有效执行,关系到基层政治生态的“水土”是否洁净。它不是一份额外的负担,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信任。当每一位兼职纪检员都能清晰认知自身价值,熟练掌握工作方法,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他们就能如同一颗颗坚韧的螺丝钉,牢牢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机体上,以“兼职”的微光,汇聚成全面从严治党的璀璨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