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兼职伴娘遭性侵,恶俗婚闹为何屡禁不止?

一起23岁兼职伴娘在婚宴上被性侵的案件,像一记沉重的耳光,打在了所有对“婚闹”尚存温情想象的人脸上。这起事件撕开了“热闹”、“习俗”的伪装,露出其下赤裸裸的犯罪本质。它不再是“玩笑开过火”,而是涉嫌刑事犯罪的暴力行为。当本应是婚礼上最美丽见证者的伴娘,沦为集体无意识的施暴对象时,我们必须痛定思痛,质问一个核心问题:在文明社会的今天,为何恶俗婚闹这颗毒瘤,依然能够屡禁不止,甚至变本加厉,演变为对女性尊严与身体安全的公然侵犯?
要理解这一现象的顽固性,首先必须彻底粉碎一个被滥用已久的挡箭牌——“传统”。许多施暴者会用“这是老规矩”、“图个热闹”来为自己的恶行辩护。然而,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狡辩,是对传统婚俗的恶意异化和污名化。追溯中国传统婚俗,“闹洞房”的初衷,或许带有几分考验新人智慧、驱邪避灾的意味,其形式多为文雅的戏谑或善意的调侃,核心在于烘托喜庆气氛,是亲友间表达亲密与祝福的方式。而时下的恶俗婚闹,早已与祝福背道而驰。它不再关注新人,而是将矛头对准伴娘,甚至女性亲属,以捆绑、猥亵、脱衣等极具侮辱性的方式为乐。这并非传统的延续,而是传统的背叛,是一部分人打着“习俗”的旗号,宣泄自身阴暗欲望、进行权力展演的流氓行径。将这种文化糟粕等同于传统,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更是对现代文明的公然挑衅。
如果说传统的扭曲提供了理论借口,那么扭曲的群体心理与社会文化则为恶俗婚闹提供了滋生的温床。法国社会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描述的群体无意识现象,在婚闹现场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酒精的催化和集体氛围的裹挟下,个体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被急剧削弱,“法不责众”的心理占据了上风。平日里遵纪守法的普通人,一旦融入那个狂热而失序的群体,便可能做出骇人听闻的举动。施暴者往往不认为自己在犯罪,反而觉得这是“哥们儿义气”,是给新郎“长面子”的表现。这种将女性的尊严和身体作为男性间社交货币的逻辑,暴露了深层的社会症结:一种根深蒂固的、对女性的物化和不尊重。伴娘在其中,被剥夺了个体身份,成为一个符号,一个供人玩弄的“道具”。更令人悲哀的是,受害的伴娘往往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若当场反抗或事后报警,便可能被指责“小题大做”、“破坏婚礼气氛”、“不给人面子”,这种“受害者有罪论”的潜规则,让许多女性选择了沉默,从而进一步纵容了施暴者的气焰。
法律的边界模糊与执行困境,是恶俗婚闹屡禁不止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了猥亵、侮辱他人的行为将受到处罚,《刑法》更是对强制猥亵罪、强奸罪等有清晰的界定。然而,在婚闹的特定场景下,法律的适用却面临着现实的挑战。一方面,当事人碍于情面,尤其是新娘新郎方,往往不愿将事态扩大到法律层面,倾向于“私了”,这导致许多违法行为未能进入司法程序。另一方面,即便报警,部分基层执法人员也可能将其视为“民间纠纷”或“风俗问题”,倾向于调解处理,而非严格执法,这在客观上降低了违法成本。对于兼职伴娘这类新兴的服务者而言,她们与新人之间仅存在临时的雇佣关系,情感纽带薄弱,一旦出事,更可能被当作“外人”而被牺牲。厘清婚闹的法律边界至关重要:一旦行为超出了一般性、善意的玩笑范畴,触及他人身体隐私、造成身心伤害,就必须果断地用法律利剑进行斩断。无论是谁,无论是何种场合,借“婚闹”之名行犯罪之实,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要有效抵制低俗婚闹,一场系统性的社会变革势在必行,这需要个人、社会、法律、行业多维度协同发力。对于个人而言,首先是观念的革新。新人作为婚礼的主角,必须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角色,从源头上树立“文明婚礼”的基调,明确向所有宾客传达“拒绝任何形式的恶俗婚闹”的底线,并准备好应对预案。伴娘,尤其是职业伴娘,更应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在接单前与雇主明确安全条款,甚至在必要时签订协议,一旦感觉环境不对或行为越界,要敢于当场制止、及时脱身并报警。对于社会层面,媒体和公众舆论应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持续、高强度地批判和曝光恶俗婚闹的丑陋与危害,不再使用“婚闹”这个中性词,而是直接称之为“婚礼上的群体性骚扰/猥亵事件”,用精准的定性重塑公众认知,让“抵制恶俗婚闹”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和集体自觉。婚庆行业也应建立行规,对提供低俗婚闹策划的服务机构或个人进行“黑名单”公示,共同净化市场环境。
最终,驱散恶俗婚闹的阴霾,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婚礼的本质。婚礼是一场关于爱与承诺的庄严仪式,是两个灵魂结合的见证,它承载的是祝福、尊重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任何以“热闹”为名,将暴力、侮辱、伤害带入这场神圣仪式的行为,都是对爱情与文明的亵渎。从23岁兼职伴娘的悲剧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体的不幸,更是一个亟待修复的社会文化裂痕。唯有当法律的牙齿真正咬合、当道德的谴责形成合力、当每一个参与者都成为文明的守护者而非破坏者时,我们才能确保,每一场婚礼都回归其祝福的本意,而非演变为一部分人的狂欢和另一部分人的梦魇。这不仅是为伴娘的安全负责,更是为我们整个社会的体面与良知负责。